關 於 計 畫

About  Project

邁向第四年的《義家藝館》,原本期待藉由文件展,回顧2014年迄今的計畫演變歷程。然突如其來的疫情,不只打亂了全球政經秩序,更基進地改變了我們的日常。邊境屏障、分流管控、社交限制、人流區分等舉措隨時修訂,線下線上學習倏地切換,而策展亦無法自外。

面對詭譎的疫情,由十位研究生組成的策展團隊,在展覽內容的思索上不斷「被」修正;面對臺北榮譽國民之家長年合作的夥伴,我們更不願成為防疫的破口。而這段因著疫情發展,在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隔離狀態,則讓我們從「病毒的隔離」,回溯韓戰反共義士當年面對「意識形態的隔離」,進而轉向在校內進行「館外展」的策劃,以「隔離的隱喻」探討不同情境與形式下的隔離,如何產生物質性或非物質性的疆界?這些疆界又如何形構了我們觀看的方式?

「隔離」同時也是一體兩面,人類社會因疫情所導致的停緩,卻為生態環境帶來了喘息的契機。依規定無法入「館」田調的策展團隊,也因隔離於校園內,順勢將策展重心,移轉至前一年漸露曙光的「藝術家教師進駐計畫(artist-teacher in residence program)」。透過文本閱讀、學者對談與好幾回砍掉重練的討論,策展團隊暨藝術家教師們回顧戰爭、疾病、生命與日常中各種樣態的隔離,對應研究大樓內的畸零空間,發展出叩問隔離的九組現地創作,構織出半日展的敘事動線。

暗夜降臨,這明明是歇息、放下一天工作的時刻,我卻開始感覺渾身不自在。隨著外頭世界的聲音一點一滴靜歇下來,夜晚忽然叫人感到害怕。我非但沒能在溫暖的床鋪上覓得平靜與安眠,反而為這似乎永無止境的虛幻停頓憂煩不已。我只好等待,搞不清楚自己為何焦慮難安,直到一天晚上,外面街頭遠遠傳來一聲槍響,一切豁然開朗。我知道我再度返抵家門(鄭明河,2013[1])。

研究大樓五樓廊道的三件影像創作,可視為策展團隊揭示「隔離」的序曲。王奕分的《戰俘營樂園》,檢視曾為戰俘的韓戰反共義士,在停戰五十年後踏上巨濟島,回到當年戰俘營遺址的戰爭觀光合影。一趟名為巡禮或紀念的旅程,真能跨越傷痛界線,與內心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和解嗎?

來到這裡(樂生療養院)天還未亮嘛,指導所前那間廁所有門檻啊,我就在那裡呆呆坐著,也不會哭。後來天漸漸亮了,透早就聽到「卡卡叩叩、卡卡叩叩」的聲音,山上的人慢慢走下來了,要去治療。 穿著日本木屐,用繩子綁住了拉著走,也有拿拐杖的、有人說話的聲音。那時候才開始哭了,哭到停不住,不知道要怎麼辦,都是陌生人,我怎麼會被帶來這裡?(廖滿口述[2])

因疾病所造成的隔離,在臺灣近代史中屢見不鮮。上個世紀末最為人所知的愛滋病,堪稱新冠肺炎之前較為晚近的集體記憶;然韓戰之後,美援介入臺灣醫療,深受影響的「癩病」,則與郭冠廷《異人》鏡頭下,阻絕漢生病患者與社會大眾的樂生療養院息息相關。

流亡是對榮歸的夢想,亦是對革命的想望:是厄爾巴島,非聖赫勒納島。這是個無窮無盡的悖論:藉由追憶過去而期待未來。流亡是顆拋向空中,命運未卜的球。(薩爾曼‧魯西迪[3])

《我在彼岸等著你/妳》則是徐芸與祖父回溯彼岸之「家」的共創歷程,高齡八十八歲的祖父,於1949年流亡來臺,如同韓戰反共義士,他在彼岸也有個心心念念的「家」。七十多年來,兩岸關係歷經變化,他也因此數度踏上彼岸的「家」。一道物質性的海峽,究竟隔離的是鄉愁,抑或是羈絆。

戰爭、疾病或意識形態所導致的隔離,往往堅不可摧。但日常中也有許多因為人際關係或政策制度所造成的隔離,隱而不見,查而不覺。現地裝置《隔離牆》,是張婷翔對於人際網絡的省思,現今科技派生出許多社群網絡,但也因為這些網絡,增生了人際關係之間的節點與結點。有些節點匯流了同溫層,有些結點卻中止了互動。網絡串聯了什麼?又隔離了什麼?

政策制度是最容易將隔離「常態化」的成因,長期關注特殊教育的王子翎,以《你的日常,我的____》現地裝置,探討教育現場中,因制度而被「理所當然」隔離的身體經驗。主流社會的常態,讓特殊需求成為異態,於是不被理解的特殊學生,總是被藏匿或被邊緣在視線之外。

李孟潔的行為藝術《許可喇叭》,探討因意識形態或疾病隔離者,一旦獲得許可之後,努力跨越隔離疆界的歪斜與突兀。相較於隔離,「許可」維護了人(我們)的安全與健康,卻也擊潰了人(他們)的權利與自由。《許可喇叭》提醒我們,跨越隔離的疆界,絕非一件簡單工程。我們不禁追問:如何跨越隔離?如何朝向一個更為包容的社會?

現地演出《咫尺天涯電話亭》,是本次協同策展陳柏宇、葉清怡再次將戲劇結合現地場景與物件的共同創作。他們的創作取材自愛滋病紀錄片《烙印灼身-愛滋病》,以及各自生命經驗中,因生死隔離而來不及修補的遺憾。透過現地演出的張力,陳柏宇與葉清怡邀請觀眾進一步思索是否也有尚未修補的關係?能否藉由在電話亭中的傾訴,釋放心中那如鯁在喉的遺憾。

在現地裝置《大雨過後》中,蔡詩晴以社會議題所造成的隔離為例,鼓勵立場不同、意見相左的人們,試著偏離自身的舒適圈,踏出突破隔離疆界的第一步。而賴志祥的《忐忑》,則以隔離病房作為情境背景,再現被隔離者所承擔的恐懼與污名。《忐忑》提醒我們,傾聽才有可能理解,理解才有可能接納。

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「博物館平權:多元與共融」,青春正好的研究生對於歷史的重量乘載不一,但他們透過創作歷程的思辨與參與,在好幾個瞬間,我彷彿跟著他/她們一起走進了隔離的靈光,從殊異情境中反思隔離所帶來的隱喻。期待最終,我們能夠一同坐下,理解彼此的差異,在趨近的共識中各自汲取自由的空氣。




[1] 鄭明河著,黃宛瑜譯,2013。他方,在此處:遷居、逃難與邊界記事。田園城市。
[2] 樂生訪調小組,2019。自願入住樂生院那一天。
[3] Salman Rushdie, 1988. The Satanic Verses.


策展人|吳岱融
協同策展|陳柏宇、葉清怡
藝術家教師|王子翎、王奕分、李孟潔、徐芸、陳柏宇、郭冠廷、張婷翔、葉清怡、蔡詩晴、賴志祥
活動|2020.5.27(三)10:00am-12:30pm(10:00am研究大樓R409集合出發)
展區|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大樓4-6樓廊道、梯間與露臺
感謝|臺北榮譽國民之家、林建享
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✖臺北榮譽國民之家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